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
【资料图】
通讯员 章晟
视频制作 郑晶晶
00:078月7日,湖北80后汽车技师刘涛(化名)在汉成功捐献了24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“生命的种子”将被工作人员带到患者所在医院,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。
刘涛(化名)
收到配型成功的消息,家人全力支持
刘涛是湖北一名普通的80后汽车技师,2002年,他18岁,正在上学,血站流动采血车走进校园,他勇敢地参加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,用自己的行动,给自己的18岁赋予不一样的意义。从2002年起,他参加无偿献血8次,献血量合计3200毫升。2022年5月,他再次献血时,经医务人员的宣传讲解,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将有机会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,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,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。
据了解,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捐献者和受捐者进行HLA(即人类白细胞抗原)配型,相合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刘涛正在接受动员剂注射
刘涛没想到,当时埋下的这颗挽救生命的“种子”,在1年后会悄然开花结果。2023年5月9日,正在工作的他突然接到襄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,工作人员说,他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,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细胞,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“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,却能给对方带去生的希望,当时听到匹配成功的消息,我非常激动。”刘涛表示。他告诉工作人员,会全力配合完成高分辨检测和捐献前体检。
“非亲缘间配型成功的概率在万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之间,能在茫茫人海之中匹配成功,其实也是一种莫大的缘分。”刘涛的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,都十分支持。刘涛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,大儿子14岁,小女儿7岁。他的妻子是当地某工厂的职员,也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,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。当得知刘涛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时,妻子说:“你就放心去吧,家里的事情我一个人能行,就当是给子女树立榜样。”
刘涛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
加强锻炼按时作息,他以最佳身体状态捐髓
刘涛同样是为人父,他深知造血干细胞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,就是一个家庭全部的希望。为了确保捐献顺利完成,刘涛按时休息,加强锻炼,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,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捐献。
8月初,刘涛入住定点采集医院,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进行最后的准备,他说,当想到患者已经进入无菌仓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,自己有责任用最佳的身体状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造血干细胞。他连续5天接受动员剂注射,让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并进入外周血液中,以便于下一步的分离和采集。8月7日,刘涛在武汉市中心医院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,成功捐献了24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他也成为中华骨髓库捐献第15774例、湖北第588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刘涛的义举,得到了他所在公司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,公司特别给予他14天的带薪假期,对刘涛的义举进行表彰。公司相关负责人说:“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履行社会责任,支持和鼓励广大员工参加扶贫帮困、爱心助学、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,回报社会,传承‘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’的红十字精神,传播社会正能量。”
(图片由通讯员提供)
(来源:极目新闻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关键词:
热门推荐
最新资讯